?首頁?
? >? 資訊中心? >? 重點報道
逐“綠”而行 風光無限——廣西陸屋一期光伏項目并網發電側記
來源:水電十一局 作者:耿宇寧 張修政/文 張濤/圖 時間:2023-04-07 字體:[ ]

春如錦,夏如黛,秋如妝,冬如畫。綿綿的群山交匯,潺潺的江水環行,初春的廣西,正是一年中建設的最好季節。

在“碳達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全力建設國家綜合能源基地,努力開創廣西能源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新局面,推進光伏、風電等新能源建設是廣西能源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

近期,由水電十一局承建的廣西新能源項目群首個光伏項目——廣西新能源陸屋一期光伏項目實現并網發電。該項目建設規模137兆瓦,由33.9萬片高效半片單晶硅雙面雙玻電池組件覆蓋組成。項目建成后,預計每年發電量可達3.42億度,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7.5萬噸。

作為能源轉型發展下的新能源項目,廣西陸屋一期光伏發電項目一開始就備受矚目,不但要為當地輸送清潔能源,也承擔著發展當地經濟和能源轉型,實現“雙碳”目標的重任。

迎難而上開啟向陽征程

前進征程上,越是困難如山、挑戰艱巨,越考驗著迎難而上的勇氣。

“建設一片光伏,帶動一地經濟,改善一區環境,造福一方百姓。這是我們新能源項目建設的愿景。但是發展新能源的道路往往不是一帆風順的,項目建設之初,我們就面臨著一道道的難題?!表椖拷浝硗踹h培說。

項目場區以低山丘陵地貌為主,山體多連綿起伏,高差較大,地質復雜不穩定,工程任務十分艱巨。面對難題,項目部全體職工并沒有退縮,他們逢山開路,不斷進行地勢地形和進場道路勘察。雨季路面泥濘、坡度陡峭,項目部組織機械設備修建、擴寬道路、鋪灑碎石,增加道路路面強度,確保雨季道路通暢。光伏電站設備體積大,運輸過程中障礙較多,項目部成立專班小組,積極與業主、當地居民溝通,改善通行環境,確保設備及時到位。

鶴嶺升壓站倒送電成功是工程建設的關鍵節點,承載著龍灘風電、白馬山風電、九佰垌光伏和陸屋、三隆光伏5處發電廠的電力整合任務和以220千伏電壓等級接入變電站并網的重要使命。

“為順利完成倒送電目標,項目部調整工人作業時間,現場專人駐守,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生產經理賈寶軍說,“最忙碌的時候,現場5名管理人員,6臺挖機,5臺推土機,近300余名工人白夜班交錯,多工序同步交叉施工,施工現場溝通協調每天兩萬步是常態?!庇昙静煌下M度,晴天加速追趕,按期完成了升壓站建設任務。

積極破解征地與安全難題

陸屋、三隆光伏項目占地5400余畝,施工作業面多、地形復雜,征地難度大。當地老百姓多以種植業為生,大部分人對光伏項目還很陌生,光伏認知接受程度也不高,給征租地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為盡快打開施工局面,光伏區把征地工作列為重中之重。項目部成立征地專項工作組,選調在征拆方面有豐富經驗的人員,積極與當地政府、業主單位接洽土地征收工作。

征地小組積極主動深入村民家中做工作,宣傳征地的政策及光伏建設的重要意義?!拔覀冎Ъ茏畹投加?.5米,光伏板安裝完成后,不影響種植經濟作物?!薄吧厦姘l電,下面還可以進行農業生產,這是一地兩用的好事兒?!薄肮夥l電是清潔、環保的能源形式之一,農光互補也是未來農業發展的一個趨勢?!绷硪环矫?,項目積極與政府對接,在各村開展土地流轉座談會,大力宣傳農光互補項目讓工程與種植和諧共存的美好場景。

項目部還積極開展光伏項目征地以及青苗補償工作,他們晴天一身汗,雨天兩腳泥,以高度的責任感核實村民們的土地面積,詳細清點農作物數量,為項目順利施工提供了基礎保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征地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為項目創造了良好的開端,一個個工作面得到迅速打開,也為全線主體施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進度雖緊張,安全永遠擺在首位。

山地光伏項目特點是施工范圍廣作業面多且分散,根據項目特點,采取推行區域化、網格化管理,強化現場安全監管工作,嚴格執行全員安全責任制度,工區領導班子每天輪流值班,且必須參加每天的班前安全會,分析當天作業內容安全風險,強調注意事項。

為了能夠全方位無死角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施工現場全覆蓋實時視頻監控系統,現場管理人員配備執法記錄儀,機械設備安裝行車記錄儀,能夠隨時了解施工進展及重點部位情況,及時發現、排查安全隱患,保證安全生產平穩可控。

在項目部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項目各項工作都在有序推進,順利完成了并網發電目標,并被業主單位評為平安首投先進單位,這也是公司廣西新能源項目群中首個獲得該榮譽的項目。

一往無前發揚奮斗精神

每一項輝煌成就,都離不開建設者、開拓者無私的奉獻。

項目上這群可愛的工程人,他們用堅韌,攻克了一道道難關;用拼搏,完成了一個個節點目標;用奉獻,留下了一排排奮斗腳印。

生產經理賈寶軍即使腿部韌帶撕裂,依然日日堅守在施工一線,他總說升壓站建設工期緊,關鍵節點要親自盯著才放心?!拔覜]有房建和裝修的經驗,只能邊干邊學習,摸著石頭過河?!彼鲃訉W習房建和裝修知識,虛心請教其他項目有經驗的人員,每天一總結,每個工序一總結,“如果再干房建項目,我相信我能干的更好?!辈还苁前滋爝€是黑夜,機械設備安裝還是升壓站基礎澆筑,施工現場總有他的身影。

物資部長馬景利積極參與項目前次策劃,對項目物資管理進行全面具體的分析,嚴格執行物資管理規定。工作中,他細致、認真,從小事做起,嚴把物資采購、進場驗收、盤點核銷、賬務管理關。他說,“材料收發一點兒不能馬虎,光伏項目材料種類多,登記收發好材料,才能更大程度的分析現場進度,減少耗材,達到成本管控的目的?!蔽镔Y設備就像工程建設的糧草,他就是“糧草官”,為工程進度提供“后勤保障”。

在施工現場隨處都可以看到一個穿梭在各作業面皮膚黝黑身材偏瘦的身影,他是負責施工管理的工區主任劉通,常年的風吹日曬,讓他擁有一身古銅色的皮膚,為了能夠順利實現并網發電節點,吃在施工現場,為了能夠縮短工期,更加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及時協調物資設備,熬夜加班看圖紙更是常態,無論施工壓力多大,他的臉上始終面帶微笑,給人以親切感。

遠看,一排排光伏板在藍天白云映襯下,折射出另一番自然生態美景。光伏板安裝現場如火如荼,項目全體職工將以此次并網發電為契機,繼續完成后續光伏區施工安裝工作,以生態底色描繪發展綠色,用責任擔當踐行初心使命。

光伏板安裝

光伏區航拍

【打印】【關閉】

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